【醫病平台】病人家屬的不滿引起之省思
蔡先生的經歷,可以讓醫師們反省警惕,在處方藥物時要秉持「首先,不傷害」的原則。示意圖/取自Pixabay
文/竹林(資深精神科醫師)2018-09-25
醫病平台編者按:
蔡先生上週來函醫病平台,陳述他對兒子所受的醫療處置感到不滿,醫病平台當初開創的動機,就是希望台灣能有個讓「就醫者」與「行醫者」雙向溝通的平台,因此我們非常重視蔡先生的這封信。我們於第一時間就將蔡先生的這篇文章轉給一位資深的精神科醫師,請他以多年的臨床經驗回應,該文在今(25)日刊出。我們衷心希望在這「平台」裡,醫病之間可以平起平坐地使用彼此聽得懂的話,達到良好的溝通,而改善台灣的醫病關係。
蔡先生與家人的親身經歷:【醫病平台】人命關天,醫生更應用心!(2018-09-21)
看到蔡先生分享他與家人的親身經歷,作為精神科醫師的我實在汗顏。蔡先生的感嘆與質疑,是所有精神科醫師應該警惕的。從事精神醫療工作二十多年來,的確是看到少數的同業,對於認知功能有障礙,或是表達能力較差的病人,例如思覺失調症(過去稱精神分裂症),或是智能障礙者,看診時並不細心,反正病人並不太能談,所以也沒有花時間仔細評估一些精神症狀或是行為症狀的來龍去脈,就依照症狀開立藥物;而下次回診時,也未能詳細觀察評估病人是否出現藥物副作用,只為了希望精神症狀穩定而繼續開立原先的處方。
我並不了解蔡先生的兒子服用的藥物種類,但是依據文中所敘述的藥物副作用來看,推測應該是屬於抗精神病劑(antipsychotics),這類藥物通常是用來治療幻覺、妄想或是躁動不安、易怒等症狀。抗精神病劑的作用機轉是透過調節(通常是抑制 )腦內的神經傳導物質多巴胺(dopamine),來產生治療上述症狀的效果。但是在少數病人身上,例如較年輕、年齡較大或者是敏感體質者,就可能出現多巴胺被抑制過度而產生副作用,例如流口水、眼睛不自主往上看、脖子歪一邊、肌肉僵硬、動作遲緩等「錐體外症候群(Extrapyramidal Syndrome)」,或者是坐立難安(akathisia)的副作用。通常這類的副作用並不難處理,有些病人是在減低劑量後就可以改善,有些病人則是需要加上抗副作用的藥物,此外就是轉換成其他種的抗精神病劑。
由於目前在臨床上,尚未有好的方法來預測病人服用抗精神病劑後,會不會出現上述的副作用。因此醫師的小心評估與細心問診、觀察病人在服藥後是否出現副作用就很重要。我在過去就曾經遇到教養院的院生來就診,但是陪同的工作人員並不是平日照顧他的老師,所以不清楚病人平時是否出現副作用,而病人本人又不太能表達,這時就需要做基本的理學檢查,也請他打開嘴巴,看看是否有口水分泌增加的情形。萬一真的出現了副作用,就得好好的處理,慎重地調整藥物。
我進入臨床工作的年代,恰巧就是抗精神病藥物,由傳統的第一代邁入改良的第二代的時候。這二種的差別只在於副作用的不同,療效則沒有差別。傳統的第一代抗精神病藥物多巴胺的拮抗作用較強,所以出現錐體外症候群,或者是坐立難安副作用的機會較高;第二代藥物則相對較小。我還是住院醫師時,當時只有第一代藥物,所以大多數的病人或多或少都有副作用。因此有些資深醫師教我們,「唯有出現副作用,才會有療效」。但是時至今日,副作用較少的第二代藥物已經廣泛使用,以前的老觀念已經不合時宜了。
或許作為醫師,我們沒有親身經歷過藥物副作用的不舒服,無法體會病人的痛苦。但是對於病人及家屬來說,那是相當不愉快的經驗,不只是身體上的不適,還有當症狀出現,那種無法控制自己身體的恐懼感。也曾經聽病人訴說過,當坐立不安的副作用出現時,那種不舒服讓他甚至想從樓上跳下去。
我有個人的經驗跟大家分享,三年多前我帶著一家人出遊,可是不巧吃了不乾淨的餐點,造成一家老小上吐下瀉。原本到當地醫院急診就醫,經醫師診治後症狀改善就繼續後面的行程。可是到了第二天,我兒子就出現了脖子歪、嘴巴不自主咬緊而且坐立不安的症狀。我的醫學知識告訴我,這是兒子服用了某種止吐藥(也是作用在多巴胺)造成的副作用。但是當這種情形出現,作為醫師的角色與成為家屬的感受就大大不同,我急著搜尋附近的醫院,開車用最快的速度到急診,顧不得要尊重急診醫師的專業,就直接跟急診醫師說我的診斷且要求馬上注射緩解副作用的藥物。這經驗讓我有很深的感觸,當這種我習以為常發生在別人身上的症狀,之前面對緊張的病人及家屬,總是認為他們大驚小怪。只有事情發生在自己身上時,才知道對當事者有多難受,而重新體會「視病猶親」的意思。
我不是治療蔡先生兒子的醫師,無法揣測當時醫療決策的理由。只是由蔡先生的經歷,可以讓醫師們反省警惕,在處方藥物時要秉持「首先,不傷害」的原則,尤其面對容易出現副作用的病人類型,是否應該先選擇副作用較小的藥物,以及由較小劑量慢慢調整的原則(start low, go slow)。雖然二代藥物的價格是第一代藥物的好幾倍,遭健保核刪的風險高,但是病人的利益應該放在第一位。此外也希望醫界與社會大眾凝聚共識,改善制度,讓醫師有足夠的時間診視病人,尤其針對症狀評估、診斷、治療方式與解釋藥物的作用與副作用能充分說明,如此醫病雙方才能雙贏。
--- 本文轉載自 民報 醫病平台 專欄 -----