台 灣 好 心 樂 園

= 喜 歡 分 享......分 享 歡 喜 =

~不管講什麼,做什麼,攏是為着你好,為着我好,為着台灣好!~
~台灣若好,你也好,我也好,大家攏總好!~

台灣乞食之父施乾 的故事

f:id:goodtw:20180826163104j:plain

乞食,

雖不至於像過街老鼠人人喊打,

但也常因影響市容,而被警察驅離追趕…

f:id:goodtw:20180826163158j:plain

        時空來到1930年左右,日本殖民下的台北城,一位來台訪問的日本名作家菊池寬驚訝的發現:「城裡竟然沒有乞丐的蹤跡!」他直呼這不可能,連東京都有乞丐了,被殖民的台灣怎麼會沒有呢? 

       即使是2018年的現代台北都還有人露宿街頭,當年的台北當然有「乞食」,只不過有位來自淡水的善心人士,放下大好前程、辭掉公家工作、甚至散盡家產,(1923)創立一個名為「愛愛寮」的救濟院收容了他們。他就是人稱「台灣乞食之父」的施乾先生(1899—1944)。

f:id:goodtw:20180826163240j:plain

       施乾1899年出生於滬尾(今淡水),父親經營建築材料行,生活算是不錯,功課又好,考進「台灣總督府工業講習所」(台北州工業學校,今台北科技大學),畢業後進入台灣總督府工作。家世出身可說是人生勝利組的施乾,怎麼會來到艋舺(今萬華)走入「乞食」的世界呢?

 

這個故事引發了會友們熱烈的回響:

     首先傳來施乾故事的林榮典監事感性寫道

施乾施溫暖  謝惜惜貧病

  愛愛寮放光  照遍全台灣」 

       旅居國外的柯春安醫師接著:像這樣的人,不曉得有沒有列入歷史教材中,至少鄉土教育應該列入吧! 

       萬華執業的盧漢隆醫師回應:「就在我們萬華這邊,孫子女有來看過病,現在都是媳婦陳意春經營! 

       在地長大的戴慧洋醫師回憶道:小時候聽說"哀Y寮"是關乞丐的地方,街上的乞丐會被警察抓去關到那裡。後來改名叫愛愛救濟院,以為是收容難民的地方。現在變成愛愛安養院,圍牆拆除了,外觀看起來相當乾淨。聽慈濟人講,定期會去那裡作關懷,院內的工作人員也來我們診所看過病,水準相當高。與小時候的印象大不相同。 

       最後柯春安醫師讚嘆地寫道:傳奇人物,希望有作家可以寫故事,然後拍成電視劇、電影。值得傳世的真實人物,子孫也能繼承善心,很難得!

 

      如果你對施乾先生的故事有興趣,小編找了2段影片,都是盧俊義牧師主講,內容有重複,歡迎擇一收看。前一段是用普通話講述,故事比較濃縮;後一段(分2部)是用閩南語講述,更有鄉土味,故事內容比較多。 

一、普通話講述(19分鐘)


輔仁大學人文關懷系列-施乾(主講人:盧俊義牧師)

 

二、閩南語講述 (分兩段各24分鐘)

 


【民視台灣學堂】這些人這些事:台灣人道主義的先驅施乾先生(一) 2017.06.14—盧俊義

 


【民視台灣學堂】這些人這些事:台灣人道主義的先驅施乾先生(二) 2017.06.15—盧俊義

  

補充1:施乾大事紀

1899 生於淡水

1917 畢業於台北州工業學校

1919 進入總督府擔任雇員

1923 創辦愛愛寮

1925 出版《乞食社會の生活》與《乞食撲滅論》

1930 獲得日本天皇召見,榮獲御賜賞金

1932 原配謝惜操勞過度辭世

1934 清水照子嫁來台灣

1944 病逝 

補充2:

1995年11月,台北縣政府樹立白色的施乾雕像於其母校淡水國小運動場大門口,以茲紀念。以下三張圖片

來源:請問您是誰?臺北地區銅像調查與研究

f:id:goodtw:20180827121557j:plain

f:id:goodtw:20180827121619j:plain

f:id:goodtw:20180827121637j:plain

註:

1.圖片來自網路分享,如有冒犯,敬請原諒。

2.大事紀參閱  施乾 - 淡水維基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