台 灣 好 心 樂 園

= 喜 歡 分 享......分 享 歡 喜 =

~不管講什麼,做什麼,攏是為着你好,為着我好,為着台灣好!~
~台灣若好,你也好,我也好,大家攏總好!~

縱浪大化中, 不喜亦不懼

編案:以下文章為作者陳思永先生於2012年,參加建國中學畢業50週年同學會所作演講之節錄。對歷經人生起伏,看遍世間百態的「老」同學們,分享人生的「千慮之得」,也很值得處在人生「中壯年」的朋友們,多多玩味。

 

 演講題目:縱浪大化中,不喜亦不懼
~這是一篇適合所有中老年人照著去實行的”人生指標“,非常實用!~

 

各位學長、各位來賓,

大半年前老班長李宗德兄來電,要我在今天遊植物園結束前,在室外教室給大家說說故事,講歷史上有什麼長壽的人值得我們學習。一時不敢答應,一星期後我回覆說,「恭敬不如從命」;想起去世不久的季羨林先生該是個很好的例子,他活了98 歲。我還大言不慚地寫下了「縱浪大化中,不喜亦不懼」這個題目。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 不料一星期後,宗德又來信說,他和林吉峰兄商量的結果,要我把預定的談話改到室內來,我哪還能打退堂鼓呢﹖這是我此時此刻在此獻醜的背景。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 大家一聽就曉得這是個很大的題目,不是我這長居海外退休的工程師所能勝任,所以把談話的內容限於以下四個子題。

f:id:goodtw:20180207185018j:plain

             「縱浪大化中﹐不喜亦不懼」 出自 1600 年前陶淵明寫的詩,通常這兩句話和緊接著的「應盡便須盡,無復獨多慮」一起被引用,而這四句話又只是一首比較長的詩《神釋》中的一部份,在這兒就不提了。

緊接著介紹剛剛提到的季羨林先生,他晚年以「縱浪大化中,不喜亦不懼」當座右銘,並常對徒子徒孫們提到。

       然後我要談談台灣的作家林雙不先生,林先生的原名是黃燕德,我不曉得在座有多少來賓曉得他,但我相信常住國外的同學恐怕知道他的人不多。這個雙不的筆名指的就是「不喜亦不懼」。

          最後我想在 「縱浪大化中, 不喜亦不懼」的前提下,向諸位同學討教,在你我剩餘的歲月裏該如何自處? 這個題目要是由王亞春老師出了要五位同學來寫,說不定出來了七個版本,因為可能同一位同學今天想的、寫的跟明天想的、寫的又不一樣。 這兒談的算是我此刻的一些 「一得之愚」 吧!

陶淵明是我國歷史上有名的田園詩人。而我們卻聽過他的曾祖父在先;相信大家還記得陶侃每天早晚搬磚練身體的故事。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當年陶侃赫赫有名,做過大官,後來一代不如一代,陶淵明也當過官,最後當了個縣太爺,就任八十五天後,高唱:「歸去來兮,田園將蕪胡不歸?」掛冠而去。時年四十,開提早退休的先河。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 有人說,要不是他「不為五斗米折腰」的風格,和這麼早歸隱田園,陶淵明也不會留下這麼多有名的文章和詩篇。

        「縱浪大化中」的「大化」,含義很廣,可以含蓋整個宇宙,也可以專指一個人的一生;在此不妨談談一個人的一生吧。縱浪大化,一個人一生起起伏伏,儘管常聽人說:「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」,但總也有些得意的時刻。不論是起是伏,凡事以「平常心」待之,自然而然趨於不喜亦不懼。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至於「不喜亦不懼」算得上是消極還是積極的人生觀,這可是個大題目,爭論起來可以無休無止,不妨暫且擱置,且看下面

f:id:goodtw:20180207185109j:plain

             應盡便須盡」,表示自己份內的事一定要做好。這簡單的原則,小自僱用的幫工,大到一國元首,都應遵守。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一個人所做的事,有的是回應別人交待下來的,因為職責所在,這是英語中說的「Reactive」模式。但英語中還有另種「Proactive」模式;見到同樣的工作有更好的方法,甚至覺得解決之道應該另尋途徑,就主動出擊,比原來的「任勞任怨」更深一層,進入「求勞求怨」;領袖人物更應具有這種「自反而縮,雖千萬人吾亦往矣」的勇氣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「應盡便須盡」之後,就該「無復獨多慮」了。許多人相信「謀事在人,成事在天」的哲理。有些時候,事情能不能成功不是我能控制,既然憂慮無濟於事,那又何必憂慮呢?

「應盡便須盡,無復獨多慮」之下,也不必過於在意自己的貢獻有沒有被人知道,抱著「成功不必在我」的心情。但通常歷史不會忘記,胡適之生前常喜歡寫「功不唐捐」四字送人,「不唐捐」是說不會被捐棄,

(編案:季羨林及林雙不這兩位人物的介紹部份省略,有興趣的請參閱《隨感錄--陳思永散文集》頁196-199 )

 

f:id:goodtw:20180207185152j:plain

現在談最後一個子題,關於剩餘的歲月裡何去何從的問題。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「對酒當歌,人生幾何,譬如朝露,去日苦多。」是曹操寫的。我們是不是都有些「去日苦多」的感慨呢?逝去的日子實在太多了。但「往者已矣,來者可追」,怎麼個追法?怎麼度過未來的歲月呢?

          這兒我把問題簡化,變成「either 」和「or」兩個途徑。前者是繼續打拼,就像又是曹操說的「老驥伏櫪,志在千里;烈士暮年,壯心不已。」這同「鞠躬盡瘁,死而後已」意思相同;大家熟悉的兩蔣毛周都屬此流;其實這也不是政治人物的專利,剛說過的季老,不也是「死而後已」嗎?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明朝大儒顧獻成寫過一幅對聯,掛在東林書院,「風聲、雨聲、讀書聲,聲聲入耳;家事、國事、天下事,事事關心」;終生不渝。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另一方面就像陶淵明一樣,早早退休,不問世事。有人把顧獻成的對聯改寫成「粗茶、淡飯、美人恩,咱家享;家事、國事、天下事,管它娘」。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 不過,我們這群老同學,往後的生活多半處於兩種極端之間,程度上不同而已。我以為,未來歲月不管如何度過,以下幾點都能適用,且把它稱為五老享餘年。 

f:id:goodtw:20180207185224j:plain

現在來分別談談「老友」、「老伴」、「老本」、「老健」、和「老趣」。

f:id:goodtw:20180207185254j:plain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自古以來,聖賢對朋友訂有很高的標準,這兒舉了幾個例子。我想:自己本人既不直、也不諒、又不多聞,而結交的朋友全都是直、諒、又多聞,可能嗎?不會吧!「物以類聚」還是有道理的。    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現在科技發達,藉著電話、EmailSkypeYouTubeFacebook 之便,與千萬里外的親朋交往,遠比與近鄰容易,但也別忘了,這些工具得去用它,才能發生功效。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去年 CBS 60 Minutes》節目中的 Andy Rooney 92 高齡去世,在美國知道他的人很多。大前年他在老友 Water Cronkite 的喪禮上說話,激動的噎不成聲,兩人 60 多年的交情又長期同為 CBS 服務。他追憶晚年有時兩人見面,不必說話,也倍感溫馨。這種「無聲勝有聲」的境界,與王徽之「乘興而去,興盡而返」,沒敲老友戴逵家門就往回走的逸事先後輝映。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老朋友之間再熟,他也不會事事主動與你提起,但你真問了,他也不會隱瞞。每個人多少有點隱私,這點必須尊重。

 

f:id:goodtw:20180207185315j:plain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 詩經裡的「執子之手,與子偕老」;如此美滿的婚姻,人生快慰,莫過於此。這也讓我想起台語中的「牽手」。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幾年前外甥女的婚禮上,要我這大舅講兩句話,我把明朝馮夢龍《醒世警言》中的「夫妻本是同林鳥,大限來時各自飛」,改成「夫妻本是同命鳥,禍福災難共相守。」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讀過《漢古詩十九首》「同心而離居,憂傷以終老 」,環境逼人造成這樣的結果,真令人心碎。不過現實社會裡恐怕「同居而離心,憂傷以終老 」的怨偶還多些。婚姻出了問題,我並不勸人趕緊一刀喀嚓了結。不過,不能裝作沒事,拒絕面對現實是自欺欺人。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結了婚又上了年紀的人,老伴之中總有一人先走;也有好聚好散以離婚收場者。結果都是一樣:成了一人形單影隻,接著難免有可能再逢第二春。我把李商隱寫的「天意憐幽草,人間重晚晴」改了兩個字,成為「天意惜芳草,人間重晚晴」,作為對當事人的祝福。

 

f:id:goodtw:20180207185339j:plain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既是「老本」,保本當是首務之急。冒險投資失利,翻本機會比不上年輕人,時不我與也。萬一動搖根本,悔之莫及。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 講到老本,人人情況不同,只有自己心知肚明。凡事量力而為,歡喜自得,不與人比較,更不打腫臉充胖子。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有人說,生不帶來,死不帶去,最好是臨終前把錢花光。也有人有意見;錢花光了還不斷氣,剩下來的日子豈不難過?所以又有人說,最聰明的人在臨死之際負債累累,到時一走了之。笑話!現時社會還能讓老公老太,在日薄西山之際借款賒帳嗎?舉債成功,無非是拉下老臉求助於親友,偌大年紀,此事能免還是免了吧。

 

f:id:goodtw:20180207185417j:plain

               學長之中有好幾位名醫,在此放肆胡言老健,難免有些惶恐。

              養生得法,自然老來仍有健康的身體。 養生包括對五臟六腑、四肢百骸、和頭腦的保養。 養生也包括精神的修練,姑以「養心」稱之。凡事但求真如自在,問心無愧。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老健之道,近些年來在網路上傳的沸沸揚揚,讓人讀得目不暇接,有些消受不了。知識氾濫成災,並不是好事;今天學到吃某種食物有益身體,隔天又說有毒,互相矛盾,讓人難以適從,覺得活的真是累人。

 

f:id:goodtw:20180207185443j:plain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 我把「老趣」中的「趣」字拆為「走」和「取」二字。走必須自己走,沒人可以代勞。「取」是尋求,那又尋求什麼樂趣呢?其中的花樣可多了,不可能說得仔細;我想強調的是隨興所至,不必隨波逐流。我們這把年紀,打高爾夫球的同學一定是對它由衷喜歡,絕不是陪著達官貴人打「馬屁球」。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追求「老趣」,我得附加一點,不要傷了以上說的老友、老伴、老本、和老健。某君迷上連續劇,看得廢寢忘食,分不清白天黑夜,比當年聯考前的苦讀有過之而無不及,這就有違「老健」之道。我自己打了五十年橋牌,至今樂此不疲,還有幸都是與幾十年的老友搭檔,併肩作戰,不過上了牌桌,六親不認,往往爭得面紅耳赤,幾乎傷及和氣。戒之!戒之!

 

f:id:goodtw:20180207185504j:plain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 安享餘年之中,與子女交往佔很重要的一環。    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我們都背過《禮運大同篇》,其中提到人到暮年,生活有所指望,用不著操心。你我之中,或許有人有此福氣;恭喜!恭喜!但一般人都曉得在現實社會裡已不太可能,尤其是對僑居國外已久的同學而言。 所以,自求多福是首要,要把從子女那兒得到的任何關愛視為「紅利」,是 bonus,而不是正薪。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現時社會,競爭一天比一天激烈,兒女有他們的苦惱,有些甚至對父母都難以啟齒。當父母的能不煩他們的,還是以不煩為上。我見過許多例子,父母存有子女該為自己做這做那,到頭來鬧得不愉快;為了一些瑣碎事情,傷害到親子之情,其所造成的遺憾是無可彌補的。  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我退休後,岳父為我向北京一位老先生求得一幅字,寫的是一首《知足詩》,文字淺顯易懂,對我正合適。若真能做到如詩所述,庶幾接近「縱浪大化中,不喜亦不懼」的境地。

              我把詩抄在這兒,與老同學們共享,作為談話的結束。

f:id:goodtw:20180207185549j:plain

 

 

如果對作者的文章有興趣,可進一步閱讀